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球柏,為柏科木本植物,自然生長成球形,青翠喜人,是很好的盆栽觀賞植物。其常見觀賞形式重要有兩種:一是任其自然生長,形成豐滿的球形,可盆栽,亦可作為園林掩飾植物,觀賞效果顯著;二是經(jīng)過藝術造型,成為盆景藝術作品,觀賞價值較高。這里我結合微型球柏盆景的創(chuàng)作,談談其制作身手。
選材 選擇生長結實、無病蟲害的球柏植株作為創(chuàng)作質料,由于株叢較小,以是選材時應當挑選枝條較密的植株(圖1)。同時準備好創(chuàng)作所需的各種粗細不等的鉛絲和創(chuàng)作對象(圖2)。
蟠扎主干和主枝 首先對樹相舉行頻頻觀測,推敲樹體結構,確定較佳觀賞面,然后根據(jù)“先主干后主枝再側枝”的順序舉行蟠扎(圖3)。剪除過密枝、病蟲枝、干枯枝等,然后用較粗的鉛絲蟠扎主干及主枝,一邊蟠扎,一邊調整枝位形狀。鉛絲粗度以能夠彎曲枝干、順利整枝、利便造型為原則,可就地取材或購置專用鉛絲。因樹體較小,蟠扎主干和主枝可選用18~22#鉛絲,蟠扎側枝可選用更細一些的銅絲。
主干與主枝的形狀組成了整個樹體的骨架,它們配合成為全樹造型的“統(tǒng)領”。主干和主枝‘的是曲、向背決議了整體造型的氣焰、偏向,在蟠扎彎曲主干、主枝時要做到彎曲弧度“隨勢蟠扎,往復自然,轉彎抹角,形見四周”。相對而言,在彎曲枝干時,要使“下彎大上彎小,基彎大外彎小,干彎大枝彎小”,即一般情況下,統(tǒng)一枝條的中下部位彎曲跨度大一些,逐漸往上跨度相應小一些,相符“收尖漸變”的造型規(guī)則?!案蓮潯迸c“枝彎”的“大”“小”之別,是指造型歷程中干彎的跨度大、曲度小,以顯線條流通,氣焰雄勁,組成“骨架”;枝彎的曲度大、跨度小,而見片層慎密,井井有條,形成“血肉”,做到“骨血相連,肥瘦皆善,相互陪襯,相互依存”。固然枝條的造型不是一成穩(wěn)定的,其彎曲度要因樹而異,不能“生搬硬套”,要“因材施藝,識趣取勢,使線條變化流通自然,阻止生硬僵死的扭曲造型”。整體造型原則:主干取勢有向背,向勢力爭長枝(即作品中大飄枝等長枝),強化動勢;背勢收枝回縮,協(xié)調輕重;整體構圖形成“等量而不等型”的平衡效果美。
蟠扎側枝(圖4)在蟠扎主干、主枝的基礎上,用較細的鉛絲(或銅絲)對各部側枝進一步蟠扎,協(xié)調各部側枝組成“片層”,穿插于主干、主枝之間,力爭做到:前枝上下分布,以深化空間關系;后枝斜曲有向,四周觀景。側枝的蟠扎要注重疏密的變化,要使“片內枝密而不亂,形統(tǒng)一體;片外枝清潔利落,造型清晰”。側枝片層既不能“均勻分布”,又不能“枚舉堆砌”,片層結構要做到“圍繞主枝,見縫插針,下大上小,爭讓不紊”。主枝對側枝要有“統(tǒng)領、提攜”的態(tài)勢,側枝對主枝則有“陪襯、呼應”的作用。
推敲結構(圖5)在各部枝條開端蟠扎造型的基礎上,頻頻推敲,多面審閱,使畫面在層次的處理、向背的分布、虛實的呼應上都趨于合理,既不能“左右開弓,平板單調”,又不“上下均等,虛實中分”,使整體畫面有聚與散、疏與密、向與背的變化,既統(tǒng)一于整體樹勢的偏向與氣焰,又變化于枝條及片層的大小、離合、疏密等,有“節(jié)奏”,有“韻律”,生動活潑,形象自然。
修剪根系和換盆(圖6~8)造型完成以后,需要換盆換土。剪除過長、壞死的根系,并將根系梳理順暢,選用大小合適(7 x6厘米或8x7厘米)的盆缽,先在盆底墊入紗網(wǎng),以防漏土,再將已經(jīng)造型的球柏根據(jù)較佳的觀賞效果放人盆中,然后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逐步填入盆內,邊填土邊提苗,使根系舒展并與土壤親熱接觸。栽好以后澆透水,適度遮蔭,舉行正常養(yǎng)護。
養(yǎng)護種植 剛剛完成造型的球柏植株基本樹體框架已經(jīng)完成(圖9),要想得到較高的觀賞效果,還要在以后的養(yǎng)護中加強管理。由于樹體較小,盆土較少而易干,要每天檢查土壤干濕情況,并結合澆水適施薄肥。隨著植株的生長要實時修剪蟠扎造型,使每一片層都逐漸趨于完整。同時注重各層之間空間關系的處理,做到“片中有片,爭讓不紊,識趣取勢,井井有條”,“局部有變化,整體又統(tǒng)一”。只有綜合考慮,合理運用各種技法,經(jīng)過3~5年的不停培育,才能取得較佳的觀賞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xrkjt.com/info/16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