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矮麥冬,又名玉龍,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亞洲東部和南部,具有醫(yī)療價值和園藝觀賞價值,市場生長前景看好,生長勢頭迅猛,是不能多得的藥用兼園藝植物。
1 矮麥冬介紹
1.1 形態(tài)特征
矮麥冬是多年生草本,株高5~10 cm,比普通麥冬矮(普通麥冬株高14~30 cm)。根莖細長,匍匐有節(jié),節(jié)上有白色鱗片,須根多且較堅韌,微黃色,先端或中部常膨大為肉質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葉叢生,狹線形,長7~9 cm(普通麥冬葉長15~40 cm),寬1.5~4 m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稍擴大并在邊緣具膜質透明的葉鞘,墨綠色?;ㄝ惚热~短,長5~10 cm,花莖從葉叢中抽出,比葉短;總狀花序,每個苞片內著生l~3朵花,夏天開淡藍色小花,雄蕊6,雌蕊1,花絲極短;子房半下位,3室。漿果球形,成熟 時藍玄色;種子1粒,球形,藍綠色或黃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種子有一定的休眠特征,在5 ℃左右的低溫條件下經(jīng)過2~3個月能打破休眠正常發(fā)芽。種子壽命為1年[1-2]。
1.2 生長習性
矮麥冬相比普通麥冬而言,對土壤的適應性極強,但以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或腐殖質土為佳,排水需良好,整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長,但以50%~70%的光照強度葉色最美。此外,矮麥冬喜溫暖濕潤、較蔭蔽的環(huán)境,耐寒,忌強光和高溫。7月開花時,地下塊根開始形成,9-10月為發(fā)根盛 期,11月為塊根膨大期,翌年2月尾氣溫回升后塊根膨大加速。施肥以有機肥、油粕、堆肥為較佳,每2個月左右施用1次,氮、磷、鉀化肥中氮肥比例稍多能促 進葉色美觀。矮麥冬生性強壯,不需要特殊管理,耐旱喜肥。
2 成果應用
2.1 醫(yī)療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以為麥冬具有強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以及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咳的成果,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燥咳、肺結核咯血、咽喉痛等癥; 又有促進胰島細胞成果恢復、增添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近年來麥冬需求量增大,成為緊俏中藥材之一,現(xiàn)在矮麥冬仁(塊根部門)市場價為40~50 元/kg,因此,結合分株繁育,通過網(wǎng)絡塊根可以獲取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3-4]。
2.2 園藝應用
矮麥冬四季常綠,耐陰性強,適合緣栽、盆栽或假山巖壁掩飾美化,同時也是優(yōu)雅的室內植物。矮麥冬的較大特點是植株較矮生,在園林中可配植成觀賞草 坪,在性狀上優(yōu)于普通麥冬。矮麥冬是既可觀葉也可觀花,既能地栽也能上盆的新優(yōu)彩葉類地被植物,是現(xiàn)代景觀園林中優(yōu)良的林緣、草坪、水景、假山、臺地修飾 類地被植物。此外,通過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的地被植物白三葉以及黑麥草、高羊茅、早熟禾等冷季型草坪相比,矮麥冬病蟲害少,生長1~2年后長勢更強壯, 僅靠自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長,無須修剪,管理非常簡捷,在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可以節(jié)約大量水費和養(yǎng)護用度。據(jù)測算,在保證良好生長情況的條件下,矮麥冬較相 同面積的白三葉每年節(jié)水1/3以上,管理用度節(jié)約2/3;較相同面積的冷季型草坪節(jié)水1/4,養(yǎng)護用度節(jié)約1/2。矮麥冬以其普遍的適應性、較高的觀賞價 值及顯著的生態(tài)和經(jīng)濟效益,受到許多省市園林部門的推許,具有偉大的市場生長前景[5]。
3 繁殖技術
3.1 分株繁殖
3.1.1 選地、整地
宜選擇松散、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堿性砂壤土地塊栽植,積水低洼地不宜栽植。忌連作,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蠶豆、黃花苜蓿以及麥類為好。每667 m2施農(nóng)家肥4000 kg,配施過磷酸鈣100 kg和腐熟餅肥100 kg作基肥,深耕25 cm,整細耙平,做成1.5 m寬的平畦。
3.1.2 繁殖方式
以小叢分株繁殖,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栽種,結合收獲,邊收邊選邊栽。選生長興旺、無病蟲害的高壯苗,剪去塊根、須根、葉尖和老根莖,拍松莖基 部,使其分成單株,剪除殘留的老莖節(jié),以基部斷面出現(xiàn)白色放射狀花心、葉片不開散為度。按行距25~30 cm、穴距20~25 cm開穴,穴深5~6 cm,每穴栽苗8~10株,苗基部應對齊,垂直種下,然后填土踏緊,做到地平苗正,栽種后實時澆水。每667 m2需種苗60 kg左右[6]。
3.1.3 田間管理
3.1.3.1 中耕除草 一般每年舉行3~4次中耕,宜在晴天舉行,較好經(jīng)常除草,可同時防止土壤板結。
3.1.3.2 追肥 矮麥冬生長季長,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開始結合松土追肥3~4次,肥料以農(nóng)家肥為主,配施少量復合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以利塊根膨大[7]。
3.1.3.3 排灌 栽種后,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7-8月可利用灌水降溫保根,但不宜積水,因此灌水和雨后應實時排水。
3.1.4 病蟲害防治
3.1.4.1 黑斑病4月中旬始發(fā),為害葉片。重要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
3.1.4.2 蟲害 重要有螻蛄、地老虎、蠐螬等。重要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
3.2 水培繁殖
3.2.1 選擇用具
重要使用瓶、盆或缸等用具,可以購置或加工自制,以利便繁殖為主,也可適當考慮美觀。
3.2.2 脫土洗根
土壤種植是有機營養(yǎng)種植,而水培是無機營養(yǎng)種植,因此土壤中和附著在根系外面的有機物都要嚴格洗濯清潔,以免影響水培矮麥冬的正常生長,并造成病蟲害的侵染。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xrkjt.com/news/3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