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利用毛竹實生苗營建母竹苗圃,培育造林竹苗,具有成活率高、成林迅速、成材較早、成本低廉的優(yōu)點,同時一次建圃可長期取苗,是解決生長毛竹林用苗的較佳途徑。下面就介紹一下育苗與管理技術(shù):
一、毛竹的圃地建設(shè):
1、圃地以緩坡地為好,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濕潤、質(zhì)地松散、水分足夠而不積水的酸性、中性壤土、輕粘壤土為宜。
2、仔細整地施肥,開溝做高畦。秋季或早春播種,采取穴播,穴距20×25厘米,穴深1.5至2厘米,每穴下種10粒,每畝用種1.5公斤。播后遮掩稻草,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搭蓋透光度為30%的蔭棚,加強水肥管理,每畝可產(chǎn)苗8000叢左右。
3、早春起苗栽植,苗叢必須整叢挖起,3至5株為1小叢,剪去葉片的1/3至1/2 ;每穴栽1小叢,入土深度高于分蘗處3厘米為宜,要做到苗根舒展,苗叢正直,栽后踩緊土壤。
二、毛竹種植管理:
1、施肥。每年取苗后要用廄肥、土雜肥、林地腐殖土等夾雜物,把挖苗后的坑穴填平,以彌補圃地土壤和所需養(yǎng)分。春筍出土后要施腐熟人糞尿和適量過磷酸鈣、復(fù)合肥,以促進竹筍和竹苗生長。
2、中耕除草。每年夏秋各舉行一次中耕除草。竹苗未郁閉前,要在苗蔸根際覆蓋干草,以防止日灼,并保墑抗旱。
3、排水澆灌。毛竹既喜濕又怕澇,因此雨季要清掃園地積水,旱季要實時灌水。
4、調(diào)整苗徑。小苗地徑以1至3厘米為好。若苗徑過小,可以增添取苗量,以利于苗徑增大。苗徑過大,可以削減取苗量,以促使苗徑減小。
5、調(diào)整密度。出筍過密處,可適當人工退筍,以削減出苗密度。出苗過稀處,采取補苗、埋鞭、施肥等措施,以增大密度。一般合理密度為每平方米10至12株,每畝每年取苗6000株左右。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xrkjt.com/info/9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