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非洲菊是菊科非洲菊屬的多年生常綠草本,又名扶郎花,原產(chǎn)南非。
一、生物學特征
非洲菊較適溫度為晝溫22-26℃,夜溫20-24℃,日均勻溫度為23℃,溫差為1-4℃。若低于7℃會使花蕾發(fā)育截至,且根部容易發(fā)生病害;低于0℃,則發(fā)生凍害;若溫度高于30℃,生長受阻,開花削減。
土壤ph在5.5-6.0之間,并要求土壤充分松散透氣,富含有機質。
喜陽光足夠的環(huán)境,每天日照時數(shù)不低于12小時,當光照達60000勒克斯時,應適當遮蔭。
二、生產(chǎn)種植要求
1、定植:
宜作高畦或堆砌栽植床,高度應達30-40cm。常用高畦法栽植,畦面寬50-60cm,株距25-30cm,行距30-40cm,共2行,這樣既利于排水,也能使葉片充分睜開。
非洲菊宜種在濕潤土上,由于它具有"縮短根",因此不能種得太深,正常要求不能將生長點埋于土面之下。
定植后立刻澆水以提高相對濕度,澆灌或利用噴霧設施均可保持土壤一定的濕度,直至發(fā)出足夠葉片能執(zhí)行自我調治為止。
定植月朔個月,溫度不要低于15℃,以20-22℃為宜,光強也不能過于4.5萬勒克斯。
2、溫濕度管理
非洲菊在生產(chǎn)種植中至少應保持在16℃以上的常年溫度,并阻止晝夜溫差過大,夜溫通常比日間低2-3℃。
澆灌水溫也很重要,一般較低水溫為15℃。
較佳濕度為70%-85%。因此應注重室內的充分透風。
3、肥水管理
由于非洲菊忌土壤高鹽,通常不宜大量施用基肥,因非洲菊周年開花,自己耗肥量大,因今生育期應不停追肥,非洲菊追肥較佳模式為營養(yǎng)液滴灌(非洲菊的營養(yǎng)類型屬于氮鉀型,肥料以復合肥為主,是較適宜于用無土種植的切花種類)。
除大量元素之外,微量元素也應定期供應。
非洲菊生長量大,須經(jīng)常澆水以保證植株需求。澆水時要特別注重葉叢中心不能積水,以防爛花芽;澆水時間較幸虧早晨或日落伍1小時;澆水量則視天氣和土壤情況而定,冬季和陰天盡管阻止?jié)菜^多,每年的澆水量大致為每平方米550-650升。
4、剝葉
非洲菊除幼苗期外,整個生長期為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舉行,即一邊長葉,一邊開花。因此,協(xié)調兩種生長之間的矛盾,是提高其出花率及品質的下午。
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在整個生育期要經(jīng)常不停地合理剝葉,剝葉不僅可以削減老葉對養(yǎng)分的消耗,促使新葉萌發(fā),還可以加強植株的透風透光,削減病蟲害,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植株由營養(yǎng)生長實時轉向生殖生長。
正確剝葉方式是:
①剝去植株的病葉與發(fā)黃的老葉。
②剝去已被剪去花的那張老葉(從理論上講,非洲菊每張成果葉均能開一枝花)。
③根據(jù)葉數(shù)來決議剝葉。一般1年以上的植株約有3-4分株,每分株應留3-4張成果葉,整株就有12-14張成果葉。多余的葉片要在逐個分株上剝去。
④將重疊于統(tǒng)一偏向的多余葉片剝去,使葉片均勻分布。
⑤如植株中心有麋集叢生的多新生小葉,成果葉相對較少時,應適當摘去中心部門子葉,保留成果葉,以控制過旺的營養(yǎng)生長,同時讓中心的幼蕾能充分采光,這對花蕾的發(fā)育相當重要。
5、疏蕾
其目的是提高切花品質,使花枝更具商品性。
疏蕾的方式是:
①當統(tǒng)一時期植株上具有3個以上發(fā)育程度相當?shù)幕ɡ贂r,為阻止養(yǎng)分渙散,應將多余的花蕾摘除,以保證主花蕾開花。
②幼苗剛進入初花期時未到達5張以上的成果葉或葉片很小,應將花蕾摘除,不讓其開花。
③當夏天切花便宜時,應盡管少出花,以蓄積養(yǎng)分,利于冬季出好花。
6、病蟲害防治
①非洲菊的重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絹病、菌核病等,多為真菌引起,可通過土壤消毒、降低空氣濕度和定期噴施殺菌劑等舉行防治。
②蟲害有跗線螨、蚜蟲、紅蜘蛛、潛葉螟、線蟲等。
此外,病蟲害的防治還應注重保護地的田間的衛(wèi)生。
三、采收與保鮮
1、適期采收:切花的采收期應把握在花莖挺直、外輪舌狀花瓣平展時舉行。較適宜的采花時間在早晨或傍晚。
2、采收后不能缺水,應立刻插入水或保鮮液中,使之吸足水分??捎脻褓A方式,在相對濕度90%,溫度2-4℃條件下,可保留4-6天,而干貯則有2-3天保鮮期。
3、采收后可套塑料袋,保持花型。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xrkjt.com/info/16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