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繡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ser.),又名八仙花、紫陽花、粉團花,為虎耳草科八仙花屬落葉灌木。
繡球花屬亞熱帶喜光性植物,不耐酷寒,喜溫暖、濕潤、涼爽天氣,短日照植物,喜富含腐殖質(zhì)的微酸性土壤,生長適溫為20℃左右,越冬溫度在5℃以上。單葉對生,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有粗鋸齒,葉柄粗壯。花大型,為頂生花,花序為離合花序或圓錐花序,花序排列有三種形態(tài),劃分為:球形、半球形、扁平形。球徑可達20厘米,花色有白色、藍色、粉紅色和淡紫色,果實為蒴果?,F(xiàn)在常見種植種有白色、粉紅色和藍色品種。
生產(chǎn)歷程一般是4~6月間切取插穗扦插,7月前摘心,夏末移至海拔1000~1500米高山處,以促進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成熟移入2~9℃的冷藏庫中,約6~8周后移出,舉行促成種植。
一、扦插
繡球花繁殖方式現(xiàn)在大多采取頂芽扦插,從4月尾到6月初切取約5~10厘米、具2~3對睜開葉的頂芽作為插穗,插于育苗穴盤(種苗生產(chǎn)者)或花盆(制品花生產(chǎn)者)中??捎?~12厘米容器直接扦插。使用時蘸取含10000ppmiba的生根粉薄薄一層,以促進繡球插穗發(fā)根。
扦插時,繡球花葉片很大,可剪去一半葉片,使插穗的葉子不要相互遮蔽,單元面積內(nèi)容納更多的插穗。葉片不宜除去過多,否則會導致生根延遲。生根一般約需3~5星期,當插穗根系發(fā)育完成后,應盡早上盆。
二、上盆定植與摘心
上盆時,種苗一般要求4~5片葉,根系發(fā)達、結實,無病蟲害。一般情況下,可用瓦盆、瓷盆或塑料盆種植。可先將介質(zhì)裝入花盆,稍微壓實,然后用水灌透。栽植深淺以苗所帶介質(zhì)與盆介質(zhì)相平為宜,不能栽植過深或過淺。栽上后,用手沿盆邊輕壓介質(zhì),不能擠壓種苗基部,以防傷根。種苗時,應阻止高溫。
要生產(chǎn)多個花序,則在上盆2~3個星期后就要開始摘心。第一次摘心時,每個枝條需留2個節(jié);當?shù)?次摘心后長出的側芽已經(jīng)生長結實,才能實施第2次摘心,每個枝條仍留2個節(jié)位。較后一次摘心不要晚于7月初,以保證枝條能充分生長并舉行花芽分化。摘心較晚常會導致花序變小,并在促成種植時發(fā)生高比率的盲芽枝。
三、花色調(diào)整
調(diào)整花色較好的時期是在繡球花營養(yǎng)生長期,另外促成種植時也要盡早作花色調(diào)整。
調(diào)整花色即是調(diào)整介質(zhì)內(nèi)鋁的有用性。藍色和粉紅花都含有統(tǒng)一種花青素,當繡球花的尊片含有鋁時,鋁會和花青素及另一種輔色素結合,隨著介質(zhì)所含有用性鋁的增添花色呈藍色,隨著有用性鋁的降低花色逐漸轉為粉紅色。當不作調(diào)整時,繡球花常會出現(xiàn)混雜顏色。
鋁的有用性和土壤溶液的酸堿值及土壤內(nèi)所含元素有關。一般種植粉色、紅色花時,介質(zhì)的溶液必須含有低量的鋁(<15ppm)、高量的氮(30~50ppm)、高量的磷(6~12ppm)及低量的鉀(10~20ppm),ph值應介于6.0~6.5之間,在這個范圍內(nèi)鋁元素處于有用性的邊緣,因此可以確定尊片出現(xiàn)粉或紅色。種植藍、白色花時,介質(zhì)溶液需含有豐裕的鋁(>100ppm)、中量的氮(20~30ppm)、低量的磷(1~5ppm)及高量的鉀(25~50ppm),介質(zhì)的ph值應介于5.0~5.5之間,在這個范圍內(nèi)鋁的有用性比在高ph值時高,可促進鋁的吸收。
培育粉紅色花,較好使用磷酸將澆灌水之酸堿度調(diào)整至6.0;而培育藍色花,需使用硫酸或檸檬酸將澆灌水之酸堿度調(diào)整至5.0,但不能使用磷酸調(diào)整。
四、花芽分化
繡球花的花芽分化受到溫度、光周期、光強度、氮肥的影響。
花芽分化一般在秋季舉行,與溫度和光周期有極親熱的關系。日溫順日均溫對花芽分化非常重要,但夜溫更為重要,夜溫在11~18℃時,較適合繡球舉行花芽分化;在光周期方面,短的光周期(每天8~12小時)比長的光周期更能誘導花芽分化。當夜溫高于18℃時,光周期維持在24小時則花芽分化延遲;當夜溫高于21℃時,光周期維持在24小時則不舉行花芽分化。一般約需6~10周的冷涼氣溫,并在低溫貯藏條件供短日條件以使花芽分化充分舉行。較適宜的條件是將夜溫維持在11~18℃之間,則花芽分化會快速舉行,如果夜溫過高則可從下午4點至越日早晨8點覆蓋黑布,使光周期維持在8小時來刺激花芽分化。應用此方式需注重夜溫不能跨越27℃,否則花芽分化會延遲,甚至分化不完整而發(fā)生畸形芽。
花芽分化期間,光強度需維持在2000ft-c以上。當光強度低于2000ft-c時,容易使花芽分化時間延遲,同時易發(fā)生盲芽枝條。另一方面,高強度的光照會使植株溫度增高,間接使花芽分化延遲。秋季,當日間溫度跨越30℃,就需遮蔭將光強度降低至5000ft-c,以使植株溫度降低,花芽分化快速舉行。降低氮肥的使用也可刺激繡球花芽分化。秋季需降低氮肥使用量,一般來說,9月開始氮肥的使用就要減半,到10月則截至使用肥料。
五、低溫貯藏
繡球花芽分化完成后,需在溫度低于13℃的環(huán)境下放置一段時間,然后置入漆黑冷藏,貯藏溫度設定在2~9℃,約6周左右,但不要跨越8周。冷藏越久則越早開花,8℃處理需比4℃冷藏更久才有平等效果。如果冷藏期跨越8周以上,則整個貯藏期間,溫度應設定在0.5~1.5℃,以阻止促成種植時植株枝條太過伸長。
貯藏時期需注重的事項:
①不要讓盆土完全干燥,否則可能導致促成種植時植株根系生長遲緩。
②阻止將植株直接放于透風的氣流之下,直接的氣流會使植物體蒸發(fā)迅速并危險芽體。
③相對濕度應維持在20%~60%之間。相對濕度低于20%時容易使芽體干燥,而相對濕度高于60%,會增添灰霉病及其它組織腐爛的時機。
六、促成種植
繡球花結束低溫冷藏后,應舉行換盆作業(yè)。
用做促成種植的繡球多為盆栽,枝條要求結實充分,并已完成花芽分化,株型整齊勻稱。一般而言,6寸盆株以4~6個枝條為宜,8寸盆株以5~7個枝條為宜。摘心時一般留2個節(jié)位,摘心2~3次即可,留枝時應選擇結實枝條,并注重保持株型勻稱豐滿。
促成種植初期,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先加溫至13~15℃,以后可逐漸將溫度提高到20℃左右,此期間要求光照足夠,土壤濕潤,空氣濕度高。生長期間宜放于半陰環(huán)境下,加強肥水管理,每月劃分施用發(fā)酵后的有機肥(如花生、菜籽、豆餅)和復合肥一次,并保持土壤和空氣較高的濕度。生長興旺期為防止枝條徒長,可噴施多效陛或比久2~4次。營養(yǎng)生長后期適當增添磷鉀肥的用量,可用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舉行葉面噴施。花芽和花序開始伸長時,將溫度降至16℃左右,降低空氣溫度,保持每周追施液肥一次,以氮磷鉀濃縮肥10:30:20和硝酸鉀各1000倍夾雜噴施,同時增添土壤鈣質(zhì),可用硝酸鈣水溶液澆灌。土壤中施15-15-15復合肥和花生麩各一次(距離10~15天一次)。另外,為促進開花可用10~40ppm的赤霉素ga3噴霧1~2次。這樣,經(jīng)過20天即能開花。
促成種植期間,陽光較少,應給予足夠的日照直到花朵開始著色為止,同時植株需降低密度,以阻止枝葉相互遮蔽,光照不足,導致植物體枝條柔弱。花開始轉色后,光強度需降低到3000ft-c以阻止萼片灼傷。促成種植期間夜溫應維持在15.6℃,直到花朵開始著色,可將溫度調(diào)降到12℃以促進花色艷麗。
七、馴化處理
出貨之前,繡球花應舉行馴化處理,以使花色艷麗,商品擺放壽命長。當萼片顏色變得顯著時(約在銷售前2~3周),肥料供應量應減半,以使植物體能夠適應將來的不良環(huán)境條件。促成種植期間,夜溫高于1.2℃時,則有需要遮蔭,以防止葉面灼傷。另外,生產(chǎn)的較后三周應盡可能降低澆水量,但不能使植株出現(xiàn)缺水萎凋的現(xiàn)象。這樣,繡球花才能有較長的花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xrkjt.com/info/16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