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全蝕斑病為檢疫性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重要損害剪股穎草坪,造成根系腐爛、植株矮小、消瘦,爾后干枯死亡。偶然也可侵染羊茅和早熟禾等草坪,在全天下的禾草草坪中都有發(fā)生。此病為典型的土傳病害,病菌可在土壤中逐年增添,到嚴重時險些所有的植物均會受害。
(1)發(fā)病癥狀
全蝕斑病整年都可能發(fā)生,但夏末天氣干熱過后,至秋冬這段時間發(fā)病較為嚴重。發(fā)病后,出現下陷的圓形斑,草坪草葉片上密布淺黃至銅色的小病斑,形成枯草斑,特別在剪股穎遭受夏天炎熱、干燥的天氣后癥狀加倍顯著,枯草斑在冬季變白成干草色,而且可周年擴大,由開始10厘米左右大小,到厥后可以生長到1—2米,而且形狀變得很不規(guī)則,中心部門的抗病種類生長興旺,成為“蛙眼”狀。病株的根、根頸、匍匐莖、根莖部位易腐爛,釀成為黑褐色,很容易拔出來。
(2)發(fā)病條件
全蝕斑病在許多不良情況下都市加重病情,如:冬季溫暖、春季多雨低溫病情加重;排水或澆灌很差的坪床病情加重;堿性土壤有利于發(fā)病,特別是根區(qū)土壤的pH值較高;土壤貧瘠、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不足或比例失調,或嚴重缺磷,或施用硝態(tài)氮等都市顯著使病情變重;熏蒸過的土壤、剛開墾的森林土壤、坪床是用含沙量很高的砂壤配制成的土壤上的病害比較嚴重。因此,在濕潤、冬夏溫度較高、土溫5—15℃、土壤偏酸,尤其是排水不暢、土壤貧瘠、營養(yǎng)不平衡的時候此病易發(fā)。全蝕斑病侵染的較適土溫為12~18℃,但6—8℃的低溫也能侵染,特別是一旦發(fā)病,溫度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此時多雨、澆灌、積水等土壤條件將促使病菌的擴散。全蝕斑病重要隨種子舉行遠距離傳播,也可隨草坪營養(yǎng)繁殖體、土壤、糞肥等舉行傳播。
(3)防治方式
利用植物檢疫手段對繁殖材料舉行嚴格的檢疫,特別是從疫區(qū)調運的繁殖材料。在草坪管理中,須給草坪締造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如須有良好的排水條件、澆水須澆深澆透、建坪前應用石灰改變土壤的酸堿度及平衡、適時的施肥等。利用不同草種對不同的病害的抗性有顯著的不同,建議建植草坪時選用抗性強的草種。小面積發(fā)病較好連土帶草一起挖掉,重新換土繁殖。另外,可用粉銹寧、敵菌靈、福美雙、百菌清等藥劑拌種、澆根或噴霧來防治,實驗利用生物藥劑來控制。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xrkjt.com/info/13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