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梅花俗名春梅、紅梅,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先花后葉,花有紅、綠、粉、白等色,并有重瓣、單瓣之分,具芬芳。今天小編將與大家分享的是梅花的種植技術(shù),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1、生長習性
喜陽光足夠、溫暖,較耐寒,怕澇。對水肥要求不太嚴格,以輕壤土為宜。
2、繁殖方式
以嫁接為主,也可播種、壓條、扦插。砧木可選江梅、毛桃或杏,采取芽接、枝接等方式
3、種植管理
種植:發(fā)枝力強,較耐整形修剪,且容易形成花芽,故很適合盆栽。花謝后應舉行換盆,上盆時先施入基肥,并剪去爛根和過多、過長的根。盆土宜松散肥沃,可用沙壤土略摻糞干或碎餅。依據(jù)造型舉行修剪,保留的枝條留2—3芽舉行短截。幼芽萌發(fā)后,將過密的芽剝掉,削減養(yǎng)分消耗。若5月尾6月初新梢還未停長,則用手將新梢尖輕輕捏蔫,人為控制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喜光,在蕾期更應使盆梅多見陽光。
澆水:怕澇,夏天可天天下午澆水1次,但上午對個體干盆舉行“扣水”,雨季注重倒盆,實時清掃積水否則易引升降葉。新梢截至生長后,應運度舉行“扣水”,使其更好地舉行花芽分化。盆梅對水較為敏感,“扣水“太過也會造成落葉。如益土干燥過久,則應先澆小水使根部徐徐吸收,逐漸恢復后,再照常澆水,切不能立刻澆洪水。冬季應保持盆土的干濕適中,過干過濕均會引起花蕾脫落。
施肥:除栽時施足底肥外發(fā)芽后,每周應施豆餅水1次促進新梢生長。7—8月份花蕾分化期截至施肥,秋季可噴施1—2次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經(jīng)常舉行松土,免盆土過干或過濕,適當施用有機肥,并注重將萌發(fā)的秋梢實時抹去。
4、種植要訣
入夏后,盆梅停施氮肥。枝條略呈萎蔫狀時再澆小水緩苗,頻頻幾回,以免枝條徒長影響花芽形成。平時要注重觀測,如落青葉,是由于水分過少;而葉片發(fā)黃脫落,則是水分過多。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