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莢蒾枝葉茂密,葉形美觀,初夏白花繁盛,葉綠斑白相映成趣,瑰麗好看,入秋丹實成團,綴滿枝頭,甚為美觀優(yōu)雅。
東西/原料
莢蒾、花盆、花剪、灑水壺、肥料、有機土、水
步調(diào)/要領(lǐng)
1.(一)植物學(xué)常識
屬忍冬科,莢蒾屬。落葉灌木,多分枝,樹冠球形。單葉對生,半圓形或廣卵形,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近心臟形,邊沿有粗鋸齒,兩面無毛。
5月間開花,為聚傘花序,斑白色。
果實圓卵形,9~10月成熟,呈殷赤色,鮮艷可愛,為優(yōu)良的觀果樹種。
莢蒾為暖溫帶樹種,產(chǎn)于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陜西、湖北、江西等省,山野中林緣、路邊常見。
喜光,亦稍耐蔭,適生于中性或微酸性泥土。在腐殖質(zhì)富厚、疏松而肥沃的泥土中生長精采。
2.(二)取材與培養(yǎng)法子
人工繁殖:以播種、扦插繁殖為主。播種要在10月份采收成熟果實,攤開曬干,脫粒精選純種,貯于布袋中,干藏過冬,于次年頭春再播。播種前先用冷水浸種2~3小時,撈出拌沙2倍。苗床應(yīng)選在陣勢高燥、排灌條件好的處所,土質(zhì)以無堿性回響的中性壤土或沙質(zhì)壤土為宜。
條播行距15~20厘米,播幅10厘米閣下,播種溝深2厘米,播后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蓋以稻草,用噴壺噴水。
待種子萌芽出土后,揭去稻草,實時搭棚遮蔭。苗期要加強水肥打點,留意排除雜草和松土,平時保持泥土潮濕,9月份拆去蔭棚,留床一年后再分栽培養(yǎng)。
扦插繁殖在2~3月間選用1~2年生結(jié)實枝條為插穗,長約14~16厘米,下端剪平,上端留2片葉子,斜插于苗床,插穗暴露土面約6~8厘米,插后澆水并搭棚遮蔭,常常保持泥土潮濕,即可生根成苗。梅雨季候也可回收當(dāng)年生半木質(zhì)化的嫩枝扦插,插法同上。實生苗和扦插苗均須留床一年后再分栽。
山野采掘:莢蒾在我國南北均有分布,可選擇野生樹樁,于初春抽芽前掘回,經(jīng)修剪后在較為蔽蔭處的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質(zhì)壤土中,舉辦栽培,待樹樁根系生長規(guī)復(fù),枝葉繁茂,再上盆加工造型。
3.(三)上盆進程
選盆:莢蒾選用淺色的釉陶盆或紫砂陶盆均可,形狀以中深的長方形、橢圓形盆為宜。
亦可用較淺的或較深的盆,須按照樁景的大小姿態(tài),使盆與景相匹配。
用土:莢蒾對泥土要求不嚴,微酸性土、中性土均能適應(yīng),亦較耐瘠薄。盆栽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為宜,塘土壤摻拌沙土利用亦可。
栽種:宜在春季萌芽前上盆,晚秋亦可移栽。栽時根系要作適當(dāng)清算,并填實肥沃松土,盆底要墊空或鋪層爐煤渣,以利通氣透水。
4.(四)整姿技能
加工:莢蒾的造型多用粗扎細剪法,對重要枝干舉辦粗扎,用棕絲或金屬絲均可。對別的枝條則多舉辦修剪。加工宜在春季抽芽前或梅雨季候舉辦。
樹形:莢蒾宜作成直干式、斜干式或曲干式等,凡是均將枝條剪成自然狀。
5.(五)養(yǎng)護打點
安場面合:莢蒾較耐蔭,宜安排于通風(fēng)精采、半陰半陽的場合。夏季稍加遮蔭,冬季較耐寒,可在室外越冬。
澆水:平時須保持盆土潮濕,不行偏干。在開花成果期尤其要留意澆水。冬季能少澆水,不宜偏濕。
施肥:冬季可撒干餅屑或食草動物屎粒為基肥,生長久及花果期,每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機液肥。施肥前盆土宜帶干,施肥后第二天要澆次回水,促進養(yǎng)分接收。
修剪:莢蒾自然生長的枝條一般多蓬亂,因此須留意修整。修剪宜在落葉后休眠期舉辦。對影響樹姿美觀的枝條則可隨時舉辦整形修剪。
翻盆:每隔3~4年翻1次,一般可去除13~12舊土,B B換以疏松肥沃的造就土,團結(jié)翻盆,適當(dāng)修剪老根及過長過密根系。
病蟲害防治:莢蒾抗性較強,蟲害較少,偶有紅蜘蛛為害,可噴殺1200倍40%的三氯殺螨醇液或1000倍50%的三硫磷乳劑防治。
6.(六)撫玩
莢蒾枝葉茂密,葉形美觀,初夏白花繁盛,葉綠斑白相
映成趣,瑰麗好看,入秋丹實成團,綴滿枝頭,甚為美觀優(yōu)雅。
留意事項
·病蟲害防治:莢蒾抗性較強,蟲害較少,偶有紅蜘蛛為害,可噴殺1200倍40%的三氯殺螨醇液或1000倍50%的三硫磷乳劑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