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僅在甘肅、陜西、山西、河南有相對集中的自然分布,在四川、湖北有零星分布 ⑵ 。甘肅的小隴山林區(qū)是其核心分布區(qū),分布面積達10 多萬畝。白皮松樹形多姿,蒼翠挺秀,別具氣概,其樹皮斑駁如白龍,是古建園林和城市綠化的首選高等樹種。由于國家執(zhí)行自然林保護政策,白皮松被列為甘肅省重點保護樹種。以是僅靠采挖自然白皮松來滿足城鎮(zhèn)園林綠化需要,不能能也不現(xiàn)實。為此,培育優(yōu)質及格的白皮松苗木成為當務之急。從1998 年以來,我所協(xié)助麥積林場成立白皮松種質資本保護基地一處,面積達10.65 萬畝;同黨川林場等幾個單元完成大田育苗30 畝200 萬株,容器育苗600 萬袋,營造實驗林113 畝?,F(xiàn)在,所育苗木生長良好?,F(xiàn)將白皮松繁育和造林技術總結如下:
1. 育苗技術要點
白皮松苗生長緩慢,苗木培育周期長,為了縮短苗木培育周期,促進苗木生長,培育壯苗,提高造林成活率,育苗較好采取容器育苗技術。
1.1 種子采集處理
1.1.1 采種
選擇20 ~60 年生,生長結實,干形好,無病蟲害的林木作為采種母樹。當球果由綠色變黃色時(每年9 ~10 月)即可采種。將采收的球果放在透風良好的地方,攤開晾曬,每天勤翻動,種鱗開裂后敲打球果,脫出種子,風干,揀凈雜物,用麻袋或布袋等透氣容器裝存,防止鼠害。
1.1.2 種子處理
如果來年播種,需要對種子舉行處理,完成種子生理后熟,打破種子的休眠。其處理方式為混沙埋藏處理:在冬季封凍前,選擇干燥背風向陽的地方,挖一個深80 ~100 ㎝,寬60 ㎝,長100 ㎝左右的坑(坑大小視種子量多少而定)。將清潔濕沙(以手捏成團,手松即散為宜)鋪坑底20 ㎝厚,再平鋪一層種子,厚度2 ~3 ㎝,再鋪一層沙,中心插一束株棍或掃把,以利透氣,依上述方式一層沙一層種子鋪至離地面25 ㎝左右,上埋沙子,保護好坑周圍,不要人為或鳥獸危害,翌年春天,當氣溫回升,土壤解凍后,取出種子消毒、催芽。
1.1.3 種子消毒
處理的種子取出后,為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要舉行種子消毒。用0.3 ~0.5 %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 ~8 分鐘,撈出后用水沖洗。
1.1.4 催芽
為保證出苗整齊,播種前要舉行催芽處理,即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在背風溫順處,上蓋麻袋等物,常向麻袋上面灑水,保持溫度和濕度。經常翻動種子,數(shù)天后,有40 %左右種子露鶴發(fā)芽時,即可播種。
1.2 鋪地選擇
苗圃地要求交通便利,地塊平展,土層深厚,有澆灌條件,且排水良好,雜草少。
1.3 育苗
1.3.1 容器育苗
1.3.1.1 容器及規(guī)格 選用塑料薄膜容器袋、營養(yǎng)缽,薄膜容器袋規(guī)格為高12 ~20 ㎝,直徑8 ~12 ㎝,厚0.01 ㎜;營養(yǎng)缽規(guī)格為13 ×16 ㎝。
1.3.1.2 基質
基質配制以全肥且結構松散、透氣、透水為 原則。一般選用腐殖質土、沙土,并過篩,除去草根、石塊。每立方米加入殺蟲劑辛拌磷300g,防治地下害蟲;加入尿素1 ㎏或磷酸二銨2 ㎏作底肥。再用0.5 %硫酸亞鐵溶液舉行土壤消毒,堆放12 天后裝袋。
1.3.1.3 容器袋的裝填和擺放
裝袋時要注重作到邊裝土邊適當壓實,土壤略低于容器邊緣,以利于以后澆水。容器袋按苗床擺放,留出步道,擺放要直立、擠緊,行列要整齊,不留孔隙。
1.3.1.4 播種
在設施條件下可以提前播種,露天條件下,在溫度持續(xù)升高時,適時播種,在出苗前避開晚霜。在播種前2 天,充分澆水灌透容器袋,在土壤外面不起泥即可點播,每個容器袋點播2 —3 粒種子,播后撒1 ㎝厚土覆蓋種子,實時灑水保持土面濕潤。
1.3.1.5 苗期管理
水肥管理:按上述方式播種,在出苗前不需要澆水,如發(fā)現(xiàn)干旱,可噴霧補水。苗木出土后,要結合噴水,噴灑殺菌劑,預防苗木病害。在進入生長期要加大供水,適當施肥,多采取葉面施肥 低濃度、低氮素以防徒長;生長后期不道肥,使苗木充分木質化,平安越冬。
遮陽:出苗初期適當采取遮陽網,竹棍等遮陽,防止日灼。
苗木換床:每年對容器苗舉行換床,同時切斷容器外的根,重新擺放,澆水。若培育大苗,還應換大容器。
1.3.2 大田育苗
采取高床育苗,做好苗床后,用0.5 % FES04 澆潑或以 lOkg ·畝 -1 粉撒床,澆水,對苗床舉行土壤消毒,10--12 天后播種,播種量50 kg ·畝 -1 。采取條播,播幅5cm,行距 lOcm,種子覆消毒、過篩細土1 ㎝。苗期管理同上述水肥管理、遮陽、除草。第二年或第三年舉行移栽,繼續(xù)培育。營造生態(tài)公益林可用3 ~4 年生苗帶土上山造林。
1.3.3 嫁接繁殖
少量的白皮松育苗可采取將1 年生嫩枝嫁接在3 —4 年生油松新梢上,加速培育大苗,但是大量的嫁接繁殖在生產上不實用。
1.4 病蟲害防治
白皮松苗期病蟲害較少,在生產上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防治與育苗技術措施相結合。
1.4.1 松立枯病 : 在未發(fā)病時,噴等量式800--1000 倍波爾多液防治。
1.4.2 日灼:苗木出土后或太陽光強時實時遮陰。
1.4.3 種蠅:在配土時若用農家肥作基肥則必須腐熟、破壞。
1.4.4 松蚜 : 可用50 %辛硫磷乳油2000 倍液防治或40 %氧樂果800--1000 倍液防治。
2 造林技術
2.1 清算林地 對影響造林的地被物或雜物舉行清算一般用帶狀方式,即沿程度線清算8m 或10m 寬,留2m,清算時注重保留對白皮松生長有利的地被植物。
2.2 整地方式 一般采取穴狀整地,規(guī)格為0.5m ×0.5m ×0.4m 采取三角形設置。整地與造林同時舉行。
2.3 造林密度:330 株·畝 -1,株行距1.2 ×1.7m,大苗造林密度220 株·畝 -1,株行距1.7 ×1.8m 。
2.4 造林時間,一般在春季,容器苗可反季節(jié)造林。造林時要深淺適度,扶直栽正,保持根系舒展,表土還原。容器苗要去掉容器袋。裸根苗造林應保護苗根濕潤,防止根風干,影響造林成活率。
2.5 幼林撫育管理 造林后要實時割灌、割草,造林第一年至少割草三次,第二年割草三次,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年割草2 次。發(fā)現(xiàn)缺苗實時補栽。并指派專人舉行定點管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