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1.選擇種苗
①選擇品種。溫室種植鮮棗盆景,由于光照比自然光照弱,催開的花比自然開放的少,因此應選擇金絲四號、伏脆蜜等棗樹品種或工藝棗,果大晚熟的品種不宜選擇。
②選取植株。選取植株時必須把握以下幾點:植株長勢強,枝條結實,株型緊湊,分布均勻;鱗芽肥大,充分豐滿,且無病蟲害;樹齡2~3年,每株有8~12個枝條,每個枝條都有豐滿芽。
2.打破休眠
一般在0~2℃低溫下處理14天,或待夜間自然溫度降到0℃以下時處理30天,可打破休眠;也可使用500毫克/千克赤霉素抹芽打破休眠。
3.起苗
利用自然低溫打破休眠的,可于10月下旬把選定的植株從大田挖出晾根,起苗時間一般在上棚前1~2周。用大鐵鍤等專用起苗對象挖大坑起苗,挖時應阻止因摩擦而損傷枝條和芽,并盡管保持根系的完整,削減斷根。
4.上棚前的準備
上棚前要準備好花盆、盆土、噴霧器、干濕溫度計及水桶等。花盆可根據(jù)苗木大小選擇,一般用高25厘米、盆口直徑30厘米的陶盆或塑料盆。盆土可用透水性較好的塘泥或爐渣灰、園土、腐葉土各1份夾雜而成,也可按園土5份、沙2份、腐殖土3份配成營養(yǎng)土。采取蒸汽或加入適量生石灰粉的方式對盆土消毒。
5.土盆及排畦
①上盆。上盆時間應根據(jù)需要開花的時間確定,早熟早開花品種所需時間短一些。上盆時將植株根系分為兩半,兩手各拿一半放入盆內,然后按統(tǒng)一偏向旋轉,盤繞于盆底,使根莖處低于盆口2厘米,隨即加入盆土,邊加邊晃動花盆,以使土和根系密接,不留清閑,加滿土后用棍搗實。
②排畦。將栽入盆內的植株按品種每4行為1畦整齊排列,畦與畦之間要留80厘米左右的距離,以利便管理。由于火道旁溫度高、門口溫度低,應將晚開花品種排列到溫度高的畦中。
6.管理
①前期管理 上盆排畦后,要立刻澆1次透水,第三或第四天再澆1次彌補水,同時剪去弱枝條。以后每天噴3~4次水,使枝條和花芽保持濕潤,一般不再往盆中澆水,以防水分過多造成爛根。所用水的溫度要與溫室溫度臨近。天天下午5時左右,用200毫克/千克赤霉素涂抹花芽,延續(xù)涂抹5~7天,至花芽膨大時截至。日間溫度要求15℃左右,晚上10℃左右,一般兩周即可發(fā)芽。
②中期管理 鮮棗在現(xiàn)蕾后進入正常發(fā)育階段,溫度可逐漸升高,一般日間保持在18~25℃。這一時期,一定要保持幼蕾的頂端優(yōu)勢:可用200毫克/千克赤霉素涂抹幼蕾的后部,以促使其加速生長,并實時摘去跨越幼蕾的葉片。注重保證每天往枝條和花蕾上噴3~4次水,水中加入磷酸二氫鉀彌補營養(yǎng)。
③后期管理 上盆42天左右催花植株即進入綻放期,2~3天后花可開放,此時根據(jù)需要將要開花的盆景移入溫室,放在2~4℃的室內;對開花晚的植株,繼續(xù)加溫促其開花,以保證花期平等。
④其他管理 鮮棗盆景若光照不足,不僅前期只長葉不開花,而且后期會影響開花質量和效果時間。因此,光照不足時應采取人工補光,詳細方式是:將500瓦燈泡掛在植株上方1米處,補光范圍為3米×3米。催花的鮮棗盆景易感染莖基腐病并受紅蜘蛛、白粉虱等為害,種植上應注重適當加大透風量。對已經(jīng)發(fā)生病蟲害的,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與20%三氯殺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夾雜噴施,7~10天噴1次。
海南新科匯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海南樹讓農(nóng)業(yè)研究所 夏樹讓 教授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