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中國花木紫丁香(Syringa.oblata lindl)別名華北紫丁香,又叫龍柏,屬木犀科(Oleaccac)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粗壯無毛,葉廣卵形,通常寬大于長,寬5~12 cm,端尖銳,基部心形至截形,全緣,無毛。圓錐花序長6~15 cm;花紫色,具芬芳味?;ㄆ?—5月,果實為莢果,9—10月果熟。植株高4~5 m,樹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溝裂,枝條滑膩無毛。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于鹽堿地上則生長不良。對二氧化硫、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省(區(qū))山地、溝谷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賀蘭山、六盤山和西吉火石寨林區(qū)均有自然分布。
一、紫丁香的苗木繁殖
紫丁香苗木繁殖一般采取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分株等方面繁殖。
1.種子繁殖。一是丁香種子細小,在果實成熟未開裂前迅速采收,以免散失。種子休眠期較長,初冬11月間需用木箱溫沙層積,置于室外背陰地低溫處理,翌春3月中旬播種。較好做高床條播。因幼苗期怕水澇,選擇土質(zhì)松散肥沃的砂質(zhì)土壤、排水良好、較干燥的地塊,做生長10.0 m、寬1.5 m、高15~20 cm的高床,底肥施碳銨150~225 kg/hm2、腐熟有機肥30~45 t/hm2,并用硫酸亞鐵150 kg/hm2或退菌特150~225 kg/hm2舉行土壤消毒。處理過的種子經(jīng)過催芽有30%種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開始播種,播前先在床面噴水,第2天開淺溝條播,覆沙土厚1.0~1.5 cm,蓋上塑料薄膜,以增溫保濕。幼苗15 d左右出土。幼苗生長緩慢,應注重揭膜、松土、除草。結合噴水,少施氮肥,促苗生長。幼苗期不能洪水漫灌。
2.扦插繁殖??捎媚壑ηげ搴陀仓ηげ?。紫丁香的硬枝扦插是取一至二年生結實枝條作插穗,直接插入溫床,使其生根發(fā)芽而形成新的植物體。通常是春季花謝后1個月剪取頂枝舉行扦插,插穗的長度為10~15 cm,帶有2~3對芽節(jié),其中1對芽節(jié)埋入土中,在25 ℃條件下,30~40 d即可生根,當幼根由白變?yōu)辄S褐色時開始移苗栽植。嫩枝扦插在7—8月舉行,選昔時生的粗壯枝條,剪成15 cm左右長的插條,插入事先準備好的苗床內(nèi),并適當遮蔭,保持濕潤,50 d左右生根。若插前用500 μg/g的吲哚丁酸快速處理插穗,可使扦插生根率達80%以上。扦插成活后,翌年春季移植。
3.嫁接繁殖。嫁接可用芽接、枝接及靠接法。一是芽接法。芽接可于7—8月舉行,枝接則在早春萌動前舉行為好。嫁接所用砧木一般為女貞、水蠟、流蘇、紫丁香等。女貞砧木萌芽容易,應隨時剪除,否則數(shù)年后仍為女貞而非紫丁香。接穗要選用昔時生結實枝條上的豐滿葉芽,砧木選用一至二年生紫丁香實生苗。嫁接時,剪掉接穗上的葉片,只留葉柄,然后在芽的上方1 cm處橫切1刀,再從芽的下方1.0~1.5 cm處向上平削,將皮層內(nèi)的木質(zhì)部剝掉。在砧木距地面5~10 cm處橫切1刀,再從切口中心向下切長3 cm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后輕輕地把皮剝開,將接穗插入“T”字口內(nèi),接穗與砧木要慎密對合,較后用塑料薄膜條捆綁即可。芽接后2~3周,如果接穗上的葉柄自然脫落,說明芽已成活,這時可排除塑料條。
二是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動前舉行,接穗長度為8~10 cm,帶2對芽節(jié),將接穗下部雙方削成斜面。砧木選用一至二年生紫丁香實生苗,在離地面5~10 cm處切掉頂部,再從砧木的斷面上垂直向下劈開1條縫,然后將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與砧木要慎密吻合,用塑料條捆綁好。為防止嫁接刀口處失水過多,可用濕潤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動后,去掉覆蓋的土。也可于秋、冬季采條,經(jīng)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昔時可長至50~80 cm,翌年萌動前需將枝干離地面30~40 cm處短截,促其萌發(fā)側枝。
三是靠接法。將紫丁香接穗與砧木各削1個相同大小的接口,將兩者慎密地捆綁在一起。當?shù)犊诎l(fā)生愈傷組織后,將砧木從接口上方1 cm處將頂枝剪掉,將接穗從接口下方1 cm處剪斷,使之成為一個新的植物體。
4.壓條繁殖。以2月舉行較好。將根際萌蘗條壓入土中,若枝條太粗可刻傷后再壓。壓后保持土壤濕潤,2~3個月可生根,昔時秋季即可隔離母株,另行栽植。
5.分株繁殖。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舉行。將植株根際的萌蘗苗帶根掘出,另行栽植,或?qū)⒄罩仓昃虺龇謪苍灾?。秋季分株需先假植,翌春移栽。栽前對地上枝條舉行適當修剪。
二、紫丁香的栽植
紫丁香性喜陽光,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澆水。要求栽植于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切忌栽于低洼陰濕處。如果栽在蔭蔽環(huán)境中,則枝條細長且生長較弱,花少且花序短小而松散。若栽植在瘠薄的土地上,雖然也能生長,但花少,且長勢消瘦。因此,紫丁香宜栽在向陽、肥沃、土層深厚的地方[3]。
紫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動前舉行移栽,帶土球栽植,并適當剪去部門枝條,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并對地上枝干舉行強修剪,一般從離地面30 cm處截干,翌年即可開出興隆的花。移植株距2~3 m,還可根據(jù)設置要求舉行調(diào)整。栽植時多選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徑70~80 cm,深50~60 cm。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1 kg/穴及骨粉100~600 g/穴,與土壤充分夾雜作基肥,基肥上面再蓋1層土,然后放苗填土。
三、紫丁香的水肥管理
紫丁香對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易引起徒長,從而影響花芽形成,反而削減開花?;ê髴m量施磷、鉀肥及氮肥,磷、鉀肥用量不跨越75 g/株,再加氮肥25 g/株即可。若施用廄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并與土壤均勻拌合,施500 g/株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補足土壤中的養(yǎng)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10 d澆1次水,延續(xù)澆3~5次。每次澆水后都要松土保墑,以利提高土溫,促進新根迅速長出。以后每年春季,當芽萌動、開花前后需各澆1次透水,澆后立刻中耕保墑[4]。澆灌可依地區(qū)不同而有別,華北地區(qū)4—6月是紫丁香生長興旺并開花的季節(jié),每月要澆2~3次透水,7月以后進入雨季時,要注重排水防澇。至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凍水。
四、紫丁香的修剪
紫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動前舉行,重要剪除細弱枝、過密枝、枯枝及病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謝以后,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2 個芽剪掉,同時疏除部門內(nèi)膛過密枝條,以利透風透光和樹形美觀,促進萌發(fā)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后可剪去病蟲枝、枯枝、纖細枝,并對交織枝、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舉行適當短截,使枝條分布勻稱,保持樹冠圓整,以利翌年生長和開花。
五、紫丁香的病蟲害防治
危害紫丁香的病害有細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葉枯病、萎蔫病等,可在植株發(fā)病前噴1~2次波爾多液,在灌叢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100 g。紫丁香的蟲害很少,主下午蟲有蚜蟲、袋蛾及刺蛾,可噴灑40%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