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俗名:大狗尾草、戾草、灼爍草[湖南.江西]、稂、童粱、孟、狼尾、董?v、宿田翁、守田、狼茅、小芒草、狗尾草、者鼠根、狗仔尾、黑狗尾草、蘆稈莛、老鼠根、灼爍草、(狗尾巴草是一年生,狼尾草是多年生)、芮草。
科:禾本科
拉丁學(xué)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
屬:狼尾草屬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須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高30-12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葉鞘滑膩,兩側(cè)壓扁,主脈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狀,稈上部者長于節(jié)間;葉舌具長約2.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長10-80厘米,寬3-8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生疣毛。
花
圓錐花序直立,長5-25厘米,寬1.5-3.5厘米;主軸密生柔毛;總梗長2-3(-5)毫米;剛毛粗拙,淡綠色或紫色,長1.5-3厘米;小穗通常單生,偶有雙生,線狀披針形,長5-8毫米;第一穎細小或缺,長1-3毫米,膜質(zhì),先端鈍,脈不顯著或具1脈;第二穎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具3-5脈,長約為小穗1/3-2/3;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7-11脈;第二外稃與小穗等長,披針形,具5-7脈,邊緣包著同質(zhì)的內(nèi)稃;鱗被2,楔形;雄蕊3,花藥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團結(jié)。穎果長圓形,長約3.5毫米。
葉
葉片表皮細胞結(jié)構(gòu)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細胞2-4行為長筒狀、有波紋、壁薄的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長筒形,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織排列。染色體2n=18(Tateoka,1953; Chen,Hsu,1961)?;ü谙那锛尽?/p>
生長習(xí)性
喜嚴寒濕天氣。耐旱,耐砂土貧瘠土壤。宜選擇肥沃、稍濕潤的砂地栽植。生長在沼澤地。它的莖、葉、穗粒都像粟,顏色是紫色的,有毛。
護坡性能
野生狼尾草成坪時間49d,較大草層高度117.14cm,生長4個多月后莖葉鮮重112.93t/h?O、莖葉干重32.99t/h?O、莖葉較大截留率45.35%、莖葉較大截留量5.12mm,均顯著優(yōu)于比較草種;生長4個多月后枯落物有用蓄水率304.88%,略低于比較草種,但兩者枯落物有用蓄水量均極低;野生狼尾草莖葉覆蓋降低地表溫度、保持土壤水分的生態(tài)效應(yīng)比比較草種更顯著。
其它用途
可作飼料;也是編織或造紙的質(zhì)料;也常作為土法打油的油杷子;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