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1.栽植技術(shù):
采種貯存
從15~40年生的壯年樹上采種,要在11~12月間,棕樹種實已完全成熟、呈灰揭色時采收。種實除去小枝梗后,放在室內(nèi),鋪12~15厘米厚,攤晾15天左右,即可播種。若待春播應將種子與濕沙夾雜,攤放室內(nèi),上蓋一層稻草,保濕貯存。
整地播種
做苗圃的地應選擇靠近水源、不易受旱受澇、較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一般每7平方米施腐熟的人糞尿8~10擔、過磷酸鈣20千克,耕翻后,做成寬1.4米的畦,整碎畦面土塊,即可播種。
播前要將種子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48~64小時,擦去果皮和種子外的蠟質(zhì),洗凈播種。由于棕樹種子的發(fā)芽率一般只有40%左右,故要播足種子,每667平方米播種50~60千克。條播,條距20~25厘米。
播后用灰糞和細碎肥沃的土雜糞夾雜后蓋種,不能覆蓋過厚,以2~2.5厘米為度。然后上蓋一層稻(麥)草,以防土壤干燥板結(jié)。
繁殖技術(shù)
播種繁殖,在原產(chǎn)地可自播繁衍。11月果熟后,連果穗剪下,陰干后脫粒,隨采隨播,或選高燥處混沙貯藏。春播宜早,播前用60~70℃溫水浸一晝夜催芽,行條播,播種量750~1000千克/公頃,種子發(fā)芽較慢,盆土深厚,保水效果好,利于發(fā)芽,幼苗生長緩慢,置蔽蔭處養(yǎng)護或適當遮光。盆播株距3厘米,覆蓋種土厚3厘米,每隔2~3天澆1次水;上扣另一花盆半掩狀,約40天可發(fā)芽,爾后除去扣盆,苗期實時除草、松土,加強肥水管理。棕櫚初期生長緩慢,昔時苗高僅3厘米,翌年留床,第三年分種植大,用于綠化的至少要7年以上。
2.養(yǎng)護管理:澆水:出苗80%以上時,于傍晚將蓋草掀去,用噴壺噴濕畦面。 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實時拔除雜草.出苗一個月后,每7平方米用尿素2千克對水澆施。3~4個月后,幼苗長出3片葉時,即行假植。假植土壤要松散肥沃,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土雜糞80~10擔。假植行株距15厘米×13厘米,栽后每夭傍晚要澆水,直至成活。一個月后,開始松土追肥。高溫季節(jié),要在苗間擂芭茅稈遮蔭。苗高60厘米左右,即可移栽。
施肥:須根群向四方舒展,故應在穴底中心鋪墊一些土,讓其高于周圍.栽植時,苗莖立于中心高處,須根傾斜伸向周圍低處,然后填土踩實。注重不宜栽植過深,嚴防把苗心埋入土中.穴深苗小的,可在穴底填些腐熟的土雜糞或肥土.移栽后,每2~3年施肥一次,施用火糞、垃圾、土雜糞等。還要注重排水防債,以防引起爛根死亡.并應注重實時清除樹干上的苔癬、地衣、膝蔓等。
病蟲防治:
1.重要病害為紫褐色病斑。病原為擬青霉菌。防治措施: 實時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削減侵染源。適時、適量剝棕,不能秋季剝棕太晚,春季剝棕太早或剝棕過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后剝棕為宜。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刮除病斑后涂藥,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噴藥時間,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每10~15天一次,延續(xù)噴3次。
2.天氣性病害:重要出現(xiàn)在西緣山地,這是由于花期的低溫順陰雨使花序蕾不能長出苞片致病而引起的腐爛。重要影響棕片色澤,形成所謂“花殼棕”。
3.蟲害重要有天牛、介殼蟲等,防治方式與一般樹種相同。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