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玉蘭,又名白玉蘭、玉堂春、木花樹,為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喬木,原產(chǎn)于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貴州、廣東、山西等地區(qū),在北京及以南的地區(qū)也廣為栽植。玉蘭花色雪白,花大味香,是園林中重要的早春觀花樹種,深受人們喜歡,和海棠、迎春、牡丹、桂花配植,有祥瑞如意、富有的寓意,并有“玉棠春富貴”的美稱。
同屬中常見的觀賞樹種
木蘭科木蘭屬約有90種,我國約30種,在園林中常見的種和栽植品種有:黃玉蘭(Magnoliadenudatacv.Feihuang)、紫玉蘭(MagnolialilifloraDesr)、望春玉蘭(Magnoliabiondiipamp)、二喬玉蘭(Magnoliaxsoulange(Lindl.)Soul.-Bod.)、紫花玉蘭(Magnoliadenudatevar.purpurascensRehd.etwils)等等。
栽植環(huán)境的選擇
玉蘭喜光,幼樹較耐陰,不耐強光和西曬,光照過強或西曬,容易使樹木受到灼傷。玉蘭可栽植在側(cè)方擋光的環(huán)境下,栽植于大樹下或背陰處則生長不良,樹形瘦小,枝條希罕,葉片小而發(fā)黃,無花或花??;玉蘭較耐寒,能耐-20℃的短暫低溫,但不宜栽植在風口處,否則易發(fā)生抽條,在北京地區(qū)背風向陽處無需纏干等措施就可以在露地平安越冬;玉蘭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但也能在輕度鹽堿土(pH值為8.2,含鹽量0.2%)中正常生長;玉蘭是肉質(zhì)根,怕積水,栽植陣勢要高,在低洼處栽植容易爛根而導致死亡;玉蘭栽種地的土壤通透性也要好,在粘土中栽植則生長不良,在沙壤土和黃沙土中生長較好。
苗木的起挖和栽植
玉蘭不耐移植,一般在萌芽前10至15天或花剛謝而未展葉時移栽較為理想。起苗前4至5天要給苗澆一次透水,這樣做不僅可以使植株吸收到足夠的水分,利于栽種后成活,還利于挖苗時土壤成球。在挖掘時要盡管少傷根系,斷根的傷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于傷口愈合,另外還需要注重的是:不管是多大規(guī)格的苗木都應當帶土球,土球直徑應為徑的8至10倍,不能過小,過小則起不到保護根系的作用。土球挖好后要用草繩捆好,防止在運輸途中散坨。
栽種前要將樹坑挖好,樹坑宜大不宜小,樹坑過小,不僅栽植貧苦,而且也晦氣于根系生長。樹坑底土較好是熟化土壤,土壤過粘或pH值、含鹽量超標都應當舉行客土或改土。栽植土通透性一定要好,土壤肥力一定要足,要能供應植株足夠的養(yǎng)分,土壤內(nèi)也不能有磚頭、瓦片、石灰等雜質(zhì)。栽植時深度要適宜,一般來說,栽植深度可略高于原土球2至3厘米,過深則易發(fā)生悶芽,過淺會使樹根裸露,還容易被風吹倒。大規(guī)格苗應實時搭設好支架,支架可用三角形支架,防止被風吹傾斜;栽植完畢后,應立刻澆水,3天后澆二水,5天后澆三水,三水后可進入正常管理。如果所種苗木帶有花蕾,應將花蕾剪除,防止開花效果消耗大量養(yǎng)分而影響成活率。
水肥管理
玉蘭既不耐澇也不耐旱,在栽植養(yǎng)護中應嚴格遵照其“喜濕怕澇”這一原則。在栽植養(yǎng)護歷程中,有許多人以為玉蘭怕澇,就應盡管少澆水,這種熟悉和做法是非常錯誤的,由于玉蘭怕澇并不即是喜旱,它自己是喜歡濕潤環(huán)境的,在水分的管理上要把握好土壤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這個度。筆者經(jīng)多年栽植實踐以為:在栽植歷程中,應該使土保持濕潤而沒有積水。在養(yǎng)護歷程中,新栽植的玉蘭應該保持土壤濕潤,這也是保證其成活率的重要行動。給進入正常管理的玉蘭澆水,早春的返青水,初冬的防凍水是必不能缺的,而且要澆足澆透,在生長季節(jié)里,可每月澆一次水,雨季應截至澆水,在雨后要實時排水,防止因積水而導致爛根,此外還應該實時舉行松土保墑。需要注重的是:在雨季干旱時期也要實時澆灌,缺水不僅影響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還能導致花蕾脫落或萎縮,影響翌年的開花。
另外,在立地條件差,特別是硬化面積大,綠地面積小的環(huán)境里栽植的玉蘭,在延續(xù)高溫干旱天氣的情況下,在根部澆水的同時還應予以葉面噴水,噴水應注重霧化程度,霧化程度越高,效果越好,噴水時間以早8:00以前和晚6:00以后效果較好,中午光照強時不能舉行。對于遭受澇害的玉蘭,要在第一時間對其舉行拯救,一是要實時將積水清掃,二是要對樹體舉行遮陰,特別是防止西曬,三是剪除部門葉片和花蕾。
玉蘭喜肥,除在栽植時施用基肥外,今后每年都應施肥,肥料足夠可使植株生長興旺,葉片碧綠肥厚,不僅著蕾多,而且花大,花期長且芬芳馥郁。給玉蘭施肥,每年分4次舉行,即花前施用一次氮、磷、鉀復合肥,這次肥不僅能提高開花質(zhì)量,而且有利于春季生長;花后要施用一次氮肥,這次肥可提高植株的生長量,擴大營養(yǎng)面積;在7、8月施用一次磷、鉀復合肥,這次肥可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新生枝條的木質(zhì)化程度;入冬前結(jié)合澆冬水再施用一次腐熟發(fā)酵的圈肥,這次肥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而且還可有用提高地溫,且施肥量宜大不宜小。另外,昔時栽植的苗,如果長勢不良可以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舉行葉面噴施,能起到有用加強樹勢的作用。
越冬管理
玉蘭雖然能耐-20℃的低溫,但小規(guī)格玉蘭和昔時栽種的玉蘭都應加強越冬管理,除在11月中下旬其落葉后應澆足澆透封凍水外,還應對樹坑舉行覆草、覆膜或培土處理,樹體可舉行涂白處理,防止春季抽條。栽植成活多年的玉蘭,只舉行澆防凍水和涂白處理即可。
病蟲害防治
1.病害玉蘭是抗病性較強的樹種,重要病害有炭疽病、黃化病和葉片灼傷病。
(1)炭疽病發(fā)病癥狀和紀律:炭疽病重要危害玉蘭的葉片。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fā)生不規(guī)則狀病斑,或于葉片外面著生近圓形的病斑。病斑初期呈褐色水漬狀,外面著生有玄色小顆粒,邊緣有深褐色隆起線,與健康部位界線顯著。炭疽病的病菌以菌絲體在樹體上或落葉上越冬,翌年春天發(fā)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水傳播到植株上,孢子在水滴中萌發(fā),侵入葉片組織,引起發(fā)病。在夏天高溫高濕期為發(fā)病高峰期。植株水肥管理不到位,密不透風,長勢衰退時極容易發(fā)生此病。
防治方式:加強水肥管理,加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實時清除病葉,秋末將落葉清除并集中舉行銷毀;若有發(fā)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顆粒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舉行噴霧,每10天一次,延續(xù)噴3至4次可有用控制住病情。特效藥劑:噴克菌、醚菌酯、阿米西大等對真菌引起的病害特效。
(2)黃化病發(fā)病癥狀和紀律:首先顯示為小葉褪綠,葉綠素逐漸削減,葉片呈黃色或淡黃色,葉脈處仍呈綠色,病情擴展后整個葉片變黃,進而逐漸變白,植株生長逐漸衰退,最終死亡。
防治方式:黃化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重要因土壤過粘、pH值超標,鐵元素供應不足而引起??梢杂?.2%硫酸亞鐵溶液來灌根,也可用0.1%硫酸亞鐵溶液舉行葉片噴霧,并應多施用農(nóng)家肥。
(3)葉片灼傷病發(fā)病癥狀及紀律:初期顯示為植株的葉片焦邊,今后葉片逐漸皺縮干枯,發(fā)病嚴重時新生葉片不能睜開,葉片大量干枯并脫落。在立地條件差,如硬化面積大、綠地面積??;長時間高溫、干旱、光照過強;土壤堿化或花量過大等情況下經(jīng)常發(fā)生此病。
防治方式:增添澆水次數(shù),保持土壤濕潤;多施有機肥,加強樹勢,提高植株的抗性;對樹體舉行涂白或纏干。
2.蟲害危害玉蘭的主下午蟲有:大蓑蛾、霜天蛾、紅蜘蛛、天牛等,也偶有蠐螬等地下害蟲危害。若有蟲害發(fā)生,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800倍液殺滅大蓑蛾;用Bt乳劑8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800倍液殺滅霜天蛾;用40%三氯殺螨醇800倍液或5%尼索朗2000倍液殺滅紅蜘蛛;用綠色威雷500倍液殺滅天牛;用50%鋅硫磷乳劑1000倍液灌根殺滅蠐螬。
修剪整形
因玉蘭的枝干愈傷能力較差,在不是必須的情況下,一般不做修剪,如樹形不美或較亂,應將病蟲枝、干枯枝、下垂枝及徒長枝、過密枝及無用的枝條疏除,以利植株透風透光,樹形優(yōu)美。修剪時間在早春展葉前舉行。玉蘭一般不舉行短截,以免剪除花芽。如需要修剪,應對較大的傷口涂抹波爾多液,以防止病菌侵染。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