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①種子處理。紫穗槐是莢果,莢殼極難脫離,故一般帶莢播種,但因種莢堅硬有蠟質(zhì),種子未經(jīng)處理直播的不易吸水,出苗遲,以是播前應(yīng)舉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可采取浸種法和碾磨。
a.浸種法。播前用2份開水加1份涼水(水溫約60℃),倒入種子攪拌10~20秒,浸泡1晝夜,然后撈到袋里或筐內(nèi),用清水沖淋1~2次,以去掉鞣質(zhì)。浸泡過的種子放在溫暖處催芽,如氣溫高每天用涼水沖洗1~2次,經(jīng)過2~8天,種子露芽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子浸泡1晝夜,用清水沖淋后直接播種。
b.碾磨法。把種子倒在磨盤上攤平,厚4~5厘米,舉行碾壓,使種皮破碎即可播種。
②整地播種。紫穗槐適宜播種期為春、秋兩季(4~5月、9~10月)。選擇向陽、質(zhì)地松散、排水良好、無碎石、雜草少、較肥沃、近中性壤土的地塊做苗床。每畝施腐熟廄肥500~750千克,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15~20千克,翻耕入土做基肥,耕深約30厘米,敲碎土塊,耙平,開溝做畦,畦寬1~2米。播前苗床按行距20~30厘米開出淺溝,溝深3~5厘米,寬6~8厘米,把經(jīng)處理的種子條播于溝內(nèi),播后覆土2厘米厚,并稍加鎮(zhèn)壓,用水噴透。播種量為4~8千克/畝(未浸水時的重量)。
③兩次間苗。一般播后5~7天出苗,15天齊苗。苗高5~6厘米時舉行第一次間苗,去劣存優(yōu),并到達(dá)均勻分布;當(dāng)苗高10~15厘米時舉行第二次間苗,要求株距保持10厘米,每畝育苗8萬株左右。
④苗期管理。定苗后,田間管理要抓好中耕除草和防止干旱。為了使苗生長粗壯,結(jié)合中耕除草,適當(dāng)施少量氮肥1次,如每畝用尿素5千克即可。
⑤起苗移栽。春季育苗的植株高達(dá)1米左右時,昔時冬季前或次年春移栽;秋季育苗的次年冬前移栽。起苗前在離地表15厘米處剪斷(剪下的粗壯枝可做插條)。起苗時,要注重保護(hù)根系,并隨起隨栽。按株行距1米×1.5米挖穴,每穴栽2~3株或3~4株,培土踩緊。若土壤干燥,先灌水后培土踩緊。移栽后頭年就生分枝,枝長可達(dá)1.5米左右,經(jīng)平茬利用,分枝逐漸增多,3~4年就可成熟。
⑥田間管理。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并施少量氮肥,以到達(dá)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紫穗槐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抗逆性很強,無病害,但偶有蓑蛾為害葉片,可用藥劑噴殺或捕殺。
⑦科學(xué)收獲。昔時收割的新生條不宜收種,因紫穗槐的一年生枝條很少開花結(jié)實,只有延續(xù)兩年以上的條才能生長粗壯且結(jié)籽多。為了采種,必須有設(shè)計地選留母株,每墩選留枝條20~30個,第一年不收割,第二年秋采種。如管理得好,每畝產(chǎn)莢果100~150千克。收獲的種子要實時曬干、蘊藏。兩年以上的紫穗槐每年可收割2~3次,第一次5月中旬收割,第二次7~8月采葉子,不宜采盡,第三次到秋天割條。
2.插條繁殖法
若紫穗槐種子不足時,可采取插條繁殖,春、秋兩季均可,但以秋季成活率高。秋末紫穗槐落葉后選用一年生以上的枝條,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下端斜切,上端削平,然后插入土壤中并壓實。注重使插條芽眼朝上。若遇土壤干燥,須先澆水后扦插,插后要保持土壤濕潤。管理和利用同育苗移栽法。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