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黃菖蒲的繁殖方式
1.分株
分株繁殖,每隔2至4年一次,于春秋或花后舉行。花后分株,在冬季之前,花芽能分化足夠,第二年開花。支解根莖時,以3至4個芽為好。分株太細,影響翌年開花。分株繁殖時,將植株上部葉片剪去,留20㎝舉行栽植。鳶尾宜淺植。栽植間距因樹而異,強壯種為50×50㎝,一般品種在20×20㎝左右。
2.播種
采取種子繁殖,應種子成熟后舉行,種子易萌發(fā),2~3年即可開花。
3.種球
經(jīng)一年的栽植開花后,養(yǎng)分耗盡,發(fā)生新根,周圍有許多子球,通過1~2年的栽植,發(fā)育成開花球。天下花卉栽植專家對球根鳶尾的不同器官舉行組織培育,使之長出新的球莖,為加速繁殖及培育結實母球提供了新設施。
黃菖蒲的種植技術
土壤
鳶尾,可露地栽植,只要排水良好、保濕性強,都可栽植,沙壤土種植效果佳,由于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的擴展。為改善土壤結構,可在栽植前,將草木灰、粗沙等施于土表,再深耕混勻;如沙性強,滲漏過快,可在土壤表層撒上稻殼、草炭等來緩解。
消毒
栽植的土壤,建議每年消毒一次,深翻晾曬或化學消毒。深翻晾曬為20天左右,化學消毒采取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噴灑。種球在栽植前必須消毒,用1/1000的克菌丹或百菌清水溶液浸泡30分鐘即可。種球到貨后,立刻,消毒和栽植,否則須儲存2℃以下且透風良好的冷庫,不能跨越兩個星期,蘊藏太久對莖葉的生長晦氣,增添根冠受青霉菌感染的幾率。
栽植
栽植鳶尾,土溫低于20℃。如果均勻溫度超23℃,則必須提前或延后。要高品質的切花,較好使用大規(guī)格的種球。栽植須十分小心,根系開始生長時,阻止損傷根系。深度以種球頂部距土表7-10厘米為宜。淺植的球莖易因土壤干燥而受損,且生長后期易倒伏現(xiàn)象。栽植密度以每平米80-100個球莖為宜。
溫度
栽植后,低溫5-8℃,高溫20℃,適溫16-18℃。氣溫較低5℃,較高25℃,較適為15℃。
澆水
鳶尾喜水,種植中應土壤濕潤。非雨季,10天左右澆一次。栽植前澆一次水,保證土壤濕潤,利于快速生根。栽植后澆一次水,使土壤與種球充分接觸。鳶尾對鹽份敏感,因此,澆灌水的EC值較好不大于0.5ms/cm。
施肥
栽植前,施基肥不能取,會故障鳶尾發(fā)根。后期追肥的方式,但對氟敏感,禁用過磷酸鈣和三磷化物,可用二磷酸鹽。栽植前,可施入牛馬糞或烘干雞糞作基肥,與種植土壤拌勻。春季成活后,可追一次尿素,初秋追一次磷鉀肥,秋末結合澆凍水再淺施一次牛馬糞,或直接撒于圃地。
除草
栽植鳶尾的圃地,要做好滅草工作。栽植歷程中,雜草應實時拔除,盡管不用化學除草劑。
采收
采收時,連根拔起,將花朵立刻扎成捆,放入冷藏室。采收后,切掉球根,除去過長的葉尖和黃褐色葉子,然后分級和捆扎。以5㎝一個品級為宜,捆扎在一束中的鳶尾,較長與較短不超3㎝,花頂部對齊。秋冬季采收,花莖柔軟易曲,捆扎后應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2℃的冷藏室。
黃菖蒲重要價值
黃菖蒲也是一味良藥。干燥的根莖,起到緩解牙痛,調經(jīng),治腹瀉等作用.也可作染料。
編輯總結:以上就是黃菖蒲的繁殖方式及種植技術 黃菖蒲有什么藥用價值的相關知識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們!如需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網(wǎng)站,后續(xù)將出現(xiàn)更多精彩內容哦!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