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棕櫚又名棕樹,是棕櫚科棕櫚屬常綠喬木,產(chǎn)于秦嶺、長江流域以南,一般來說,在我國露地種植越冬的北限為西安。筆者單元是河北省任丘市,位于北京正南150公里處,2021年4月開始露地栽種棕櫚,現(xiàn)在已平安越冬4年,且長勢良好?,F(xiàn)將有關(guān)的技術(shù)要點歸納如下,僅供參考。
苗木的引種
筆者種植的棕櫚是從河南省周口市引進的,該苗為棕櫚實生苗,在周口已平安越冬2年,長勢興旺。起苗時以植株地徑的6至8倍見方挖掘土團,土團高35厘米,挖起后立刻用蒲包將其裹好,并用草繩包扎,以防松散。葉及葉柄用草繩收攏,防止在搬移及運輸歷程中損壞。裝車前用清水對土球及樹體舉行噴霧,以利保濕,運輸歷程中用苫布覆蓋,防止風干。
苗木的栽植
一、栽植地的選擇 棕櫚喜溫暖濕潤天氣,故筆者選擇的栽植地背風向陽,小環(huán)境天氣條件較好,北面2米處為一棟五層樓房,東、西兩側(cè)均種有丁香等花灌木。栽植地的土壤為沙壤土,pH值8.5,含鹽量為0.15。因棕櫚有一定的抗鹽堿性,故未采取客土等措施,只是將其中的磚頭等雜物清除清潔。
二、挖穴及栽植 栽植穴尺寸為100×100×80厘米。挖掘時將表土與底土脫離堆放,并在其中拌入硫磺粉0.15千克,坑底墊入經(jīng)腐熟發(fā)酵的腐葉肥及牛馬糞,厚約15厘米,上面墊35厘米的土。將植株放入坑中,扶正后填土,分層踩實,澆水,并將綁扎樹體的草繩剪開,使其自然舒展。然后舉行疏葉處理,每株只保留5至6片葉,最后對樹體噴霧。
栽后管理
一、澆水 栽植完畢后第三天澆二水,第七天澆三水,每天上午和下午陽光足夠時對樹體葉面噴霧(一個月后截至)。進入夏天后,約30天澆一次透水,遇陰、雨天延遲澆水,9月尾澆最后一次透水,11月初澆封凍水并用土培根。在之后的幾年也只是于每年早春和初冬各澆一次返青水和封凍水,別的時間均未特意澆水,靠天生長。
除了做好澆水工作外,在雨天有積水時還要實時清掃積水。
二、施肥 因棕櫚栽植時施有基肥,故第一年除在入冬前結(jié)合澆凍水施一次雞糞外,沒有另外施肥。以后每年開春后及入凍前各施一次雞糞或芝麻醬渣。
三、遮陰 栽植昔時的夏天對其舉行遮陰,時間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第二年后不再遮陰。
四、防寒 防寒是引種樂成的下午因素。第一年冬季,筆者所在地區(qū)最低溫度為-22℃(2021年1月22日),比有關(guān)資料紀錄棕櫚能夠忍耐的最低溫度-17.8℃還低4.2℃。為了能使植株平安越冬,筆者采取了根部埋土、樹干纏草繩、樹體覆膜的方式。于昔時11月中旬保溫,第二年立春后逐漸對薄膜打孔透風,清明后徹底取掉。通過以上措施,所植棕櫚均平安越冬,沒有凍害。今后的幾年,冬季未采取任何措施,任其自然越冬。
五、病蟲害防治 在引種歷程中,發(fā)現(xiàn)有少量介殼蟲和金龜子危害,數(shù)目較少時可以人工捉除,多時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舉行噴殺。引種歷程中未發(fā)現(xiàn)病害。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3299.html。